家庭困难的学生不用担心影响学业
学费上涨了,家庭困难的学生可能就会担心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业,其实这大可不必。
从各省目前出台的规定来看,家庭困难的学生都有多种途径获得完成学业的经济资助。
辽宁省称,此次上涨的部分学费会用于奖励资助学生资金,同时还会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也就是说,学费上涨后奖学金的标准高了,资助也高了,学费上涨并不会影响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安徽省也表示,除了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继续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助学政策,确保“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严格执行从高校事业收入中按照4%-6%的经费用于学生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具体的助学方法,包括:
国家针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推出多项帮扶政策,以帮助高校学子完成学业。大学生如果在入学时就有经济方面的困难,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工作之后及时缴纳即可。
在大学就读期间,大学生有多次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的机会,其中国家奖学金最高可达8000元/年,只要保证学习成绩始终优异,排年级前茅,就有机会获得的。当然,除了国家奖学金外,还有多种类型的奖学金,在入学后要尽可能地了解相关信息。
相对各种奖学金,各种助学金的申请就要容易得多,对成绩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因此,助学金的获取,成功的机会就大得多。
在大学期间,作为成年人完全可以利用课余的自由时间,找一些家教等相对灵活的工作,勤工俭学不仅可以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以致学,还能取得适当的报酬作为补贴学习生活所用,也是很不错的。
总之,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的事,各地都会确保不因学费标准调整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那么入学之后一个大学新生每月给多少生活费才够?
高校新生花费主要包括学费、交通费、辅导教材、学习文具、生活日用品等。而“暑期经济”、“开学经济”都是由学生消费触发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浪潮。近些年,它的市场规模逐渐庞大,包含的消费物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全国各高校随机抽取30个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发现,五成学生的入学预算在1万~1.5万元;其中:
入学开销在10000元以下的有5名,
10000元~15000元的有14名,占46.6%;
15000元~20000元的有4名,
20000元~25000元的有3名,
25000元~30000元的有3名,
另有1名新生总开销高达35000元。
我们再来看一份大学生平均生活费调查报道:
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入学费用大概在1万~1.5万左右。在每月平均生活费上,但即使是家庭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最低一档,生活费的中位数也在800-1000元左右。所以总的来说:
新生入学费用预算多数在1万~1.5万左右;
而生活费,一个月800元能活下去,只是需要吃饭上花销少一点,尤其是在北上广深;
一个月1000元是基本标准,但如果一个月中的社交开销或者要买的生活用品比较多的话,晚饭就不要吃了;
一个月1500元比较舒适,吃饭上面不需要太苛待自己,还能有一点钱以备特殊情况;
一个月2000元属于小康生活,只要没有大的意外,基本上活得有滋有味;
一个月2500+的属于土豪生活,这肯定也是看家里情况的,一些女生的化妆品、衣服基本上买一个就要上千的。
1. 学校食堂
2. 叫外卖
3. 水果、饮料
4. 朋友聚餐、社团部门聚会
5. 零食
早饭一般一个饼一碗粥一个鸡蛋吧,差不多3—5元;午饭的差别比较大,两个肉菜+一个汤+米饭=6元/一屉小笼包=5元/面条=6元,再有一些特色菜可能得10—15元/外卖就得10—20元了;晚饭如果比较丰盛的话,跟午饭是差不多的,如果有人不吃晚饭的话,就省下了一笔钱。
水果、饮料的开销:定在10元左右。
零食开销就不在这列了,差距比较大。
饮食一般需要20—30元,一个月30天的话也就600—900元……
当然,每个城市消费水平不一样,一个城市的各个学校食堂消费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学校食堂花600块就能吃一个月,而有的大学食堂吃一个月需要花1200,甚至更多。
1. 日用品(卫生纸、卫生巾、牙刷牙膏、洗衣液....)
2. 话费、网费
3. 如果头痛脑热、牙痛、嗓子发炎得去趟医院
这一点在不同的月份会有点不一样,然后男女也有很大的不同。
生活开销中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个月肯定是花的比较多的,列一些开学初一般的基本开销:
卫生纸一提10—20元;洗衣液:20元左右;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洗面奶、牙膏等洗护用品:不同牌子差别比较大,算一共200吧;有的学校有网费,40元;话费月租加上日常通话,一般50元左右;电费,在学校花的比较少,而且是宿舍平摊,算5—10元;交通费,看出行的次数以及乘坐的工具,暂且以坐公交为主,一个月出去4趟的话,16元;男生的话一个月得理一次发吧,算20元。
生活开销基本上是300—500元,当然并不是每个月都会有这些支出,一般还是开学初的月份花费多一些,其他月份一般100—200就够了。
1. 买衣服、鞋子、包包
2. 护肤品、化妆品
请根据家境视情况而定,每个人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都不一样。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手机、电脑、耳机等电子产品不坏是吧,这可能又得花钱。
女生总会忍不住的逛街,逛街就会忍不住的买东西,衣服化妆品等价格差别很大。
男生总会忍不住的玩游戏,这里应该也会消耗一些精力和钱财。
买学习资料(学渣可以忽略)
一个月总会遇到一两个朋友、舍友过生日是吧,买礼物、出去吃饭,差不多也得50—100元;社团、老乡、同学聚会,一次可能摊下来也得50左右;和朋友一起出去找点好吃的、逛逛街、巴拉巴拉,就不可控了。
基本上以平均一个月100元算吧。
只要出去玩就是钱,像K歌,看电影,去学校所在城市的各个有名的地方游玩。(说出不来花哪里了,总之和室友、朋友如果出去玩的话,肯定得花钱)
约会、生日礼物、纪念日礼物、节日礼物 (恋爱支出其实是很大的)
……省略号……
那么家长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定下孩子每月生活费呢?以下8项标准可以用来参考。
8项大学生生活费依据
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有厦门、杭州、大连这种消费水平比较高的二线沿海城市,生活费肯定要多一点。
但城市消费水平不能盲目猜测,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比较高。各位家长可以提前了解下孩子大学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费情况。
有的学校校区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区或开发区,消费水平也肯定不一样。城中心的生活费需要更多,郊区的消费水平低、消费场所较少,一般花销较少。
重本学校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学校对外出包食堂的成本可能更低,学生食堂可能更便宜。我们知道,民办本科、私立学校不仅学费贵,食堂价格也更高,需要更多生活费。
很多家长以为跟学习相关的只有学费,这就错了。日常学习,花费还真不少。比如学摄像、学绘画的,那少不了烧相机、买材料。
不只是艺术类专业,其他专业也需要买参考资料。比如学英语学法律学会计,要买一大堆考试教材。有些专业考试的教材是很贵的,生活费要将这部分考虑进去。
生活不要一成不变,生活费也不要一成不变。如果参加社团活动比较多,聚会开销大,生活费可以多一点。一般社团聚会需要吃饭、唱K、玩桌游等等,花销也不少。
除了学习,大学生应该有广泛的兴趣。读书要买书吧,看电影要买票吧,运动要买装备吧,旅行要花的就更多了。正是青春好时光,这些钱千万不能省。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