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17:30

400-990-7892

中犇教育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高考职业规划服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晋中信息学院
来源: | 作者:005 | 发布时间: 2023-02-16 | 104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晋中信息学院

学校名称(英文):

Jinzh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院校性质:

民办

院校类型:

农林

主管部门:

山西省教育厅

院校层级:


综合预算:


院校驻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学院路8号

院校官网:

www.jzci.edu.cn/






晋中信息学院       简介



       晋中信息学院(原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以信息科技为特色,文、理、工、农、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培育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一所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大学,是一所信息产业商学院,是一所最受尊崇的大学。2020年12月2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转设更名为晋中信息学院,是山西省首批成功转设的高校之一。

       学校座落在晋商文化名城、孟母故里——山西太谷,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状分布四通八达,到省城太原30分钟车程,到首都北京飞机50分钟、高铁3个多小时,学生既可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书,又可以尽享繁华大都市的现代生活。

       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33.0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1.02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2万余人。学校在山西省内率先实施了全员书院制改革,成立了太行书院、三达书院、右岸书院、上河书院等8大书院,设有8个二级学院、4个教学部、5个特色部门,开设有51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专业),构筑了具有品牌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

       学校以成为中国最受尊崇的民办大学为办学愿景,以“完整的人”为培养目标,秉承“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校训,按照“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8字方针,通过“四位一体双院制(四位=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一体=信息产业商学院;双院=书院×学院)”的育人模式,构建本科“MBA”教育生态圈,培育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学校建有一支德才兼备、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已出台《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和《教学博士引进与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开展名人大讲堂和名师课堂,实施群星璀璨计划,聘请两院院士等顶尖级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来校讲学授课,并通过内培外引并举的形式,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学校携手国际顶尖级著名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先后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推出高端暑期留学项目。目前,已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大学、德国汉姆-利普斯塔特学院等国外大学签订了校级交流与合作协议,以国际化视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享受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获得在世界顶尖级大学真实的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全球领导能力以及与国际同行的有效沟通能力。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近五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500余项。学生创业热情高、创业能力逐年提升,获得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50余项。近年来学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达线率高达50%以上,高就业率、高研率等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综合实力高校、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独立学院、全国十大独立学院、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山西“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山西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逐年增强,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专业设置





山西省简介

简称

简称“晋”,又称“三晋”

由来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省会

太原市

经度

东经 110°15′-114°32′

韦度

北韦 34°36′-40°44′

面积

 15.67万km²

人口

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山脉

恒山山脉、五台山山脉、武当山山脉、太行山山脉

河流

汾河、涑水河、沁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

国民生产总值

22590.16亿元(2021年)

产业

煤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特色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提升改造。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



       山西省地处我国黄河中游,华北本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拉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处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春秋时代为晋国故地,因为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省会太原市。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为3491.56万人,辖11个设区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山西很久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全省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土族、彝族等53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9.74%,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0.26%。在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满族与蒙古族。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