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17:30

400-990-7892

中犇教育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高考职业规划服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来源: | 作者:0006 | 发布时间: 2023-03-06 | 925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获批“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4个、“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资质”、“锦州市养老护理培训基地“1个、”锦州市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4个。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2022年学校团委被辽宁省团委授予“辽宁省先进团委”荣誉称号,学校信息党支部顺利通过辽宁省党建样板支部验收。学校获批辽宁省科技服务平台2项。


第二部分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升本成功”的基础上,提出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本科达标”,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本科优秀”,在“十六五”期间实现“大学卓越”。

一、“十四五”实现“本科达标”的主要任务。

(一)办学规模方面,2025年9月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2000人。

(二)基础建设方面,土地面积72万㎡以上,教学生活用房36万㎡以上,教学仪器设备值1.2亿元以上,图书120万册以上。校内实训室和顶岗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三)专业建设方面,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设置20个以内本科专业及其相关专科专业,每个专业群建3—5个专业,每个专业群有一个以上省重点专业。

(四)师资队伍方面,按生师比18:1配备足额教师,其中高级教师在30%以上,博硕研究生50%以上,双师教师比例高于50%以上,每个本科专业有3个以上省级教学名师,教师团队有国家级奖励一项以上;2022年9月前,全校组建有专兼职专家顾问团,负责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每个专业群建成一个以上省级重点专业;2023年每个专业群开始组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

(五)人才培养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完善“怎样培养人”的育人体系,总结我校人才培养规范化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要。

(六)科研方面,年均获批省级以上科研立项(含育人、教学、技术三个方面)20项以上,年均获横向科研课题20项以上,年均获横向科研经费到账100万元以上,解决生产一线技术或工艺实际问题5项以上,年均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篇以上,年均获国家专利10项以上。

(七)社会服务方面,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技术能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将各专业1+X职业证书培训形成制度,使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与用人单位协同共建的才人技术技能培训体系逐渐形成,为社会培训技术技能人才形成规模。

(八)办学经费方面,基本建设经费五年计划投资4亿元,办学经费在2020年1.2亿元基础上,每年增加1000万元,保证经费及时到位。

(九)党的建设方面,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基本遵循,认真落实“两学一做”和“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把每个党支部建成忠于党的先进的战斗堡垒,争取学校党委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爬坡过坎地奋斗,努力完成我校《“十四五”规划》,达到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使“办学定位、治理水平、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办学经费”全面达标,迎接教育部专家组的指导和评估。

二、我校“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的发展目标

(一)办学规模。在2025年本专科在校生12000人基础上,到2030年增加专业硕士生1000名以上,到2035年办学规模达到在校生15000名。其中本科8000名、专科4000名、专业硕士3000名。

(二)基础建设。以在校生规模和教育部标准为前提,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到2035年按15000名在校生规划办学条件,其中土地1500亩,建筑面积45万㎡,教学设备值1.5亿元,图书150万册,实训基地满足办学需求。

(三)专业建设。到2030年本科专业控制在20个以内,本科专业每个专业群有2个以上省重点专业,全校本科专业70%建成省重点专业。专科专业作为本科专业的基础,略有增减;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点9个以上。到2035年50%本科专业达到五星级水平,向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方向发展,专业硕士教学点专业增加到19个左右。

(四)教师队伍。适应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在“十四五”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逐年提高高水平教师队伍比例,其中高级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博硕研究生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双师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省级教学名师每个专业3名以上。教师地位和待遇明显提高,省级教学名师薪酬比本市公办本科学校增加50%以上。

(五)人才培养。以《方案》和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为基本遵循,推进我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我校“怎样培养人”育人体系,形成办学特色,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省教育厅业绩评估在省内领先,进入国家级职业本科示范性学校行列,教育部办学水平业绩评价全国排名在前列。到2023年学校办学水平总体评价达到五星级以上水平。到2035年学校办学水平达到国家级示范性水平。

(六)科学研究。在“十四五”的基础上,科研工作效果明显提高,教学科研指导“三教”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科研立项大幅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育人体系彰显育人特色。年均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年均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经费、年均获得横向科研课题、年均获得横向科研经费、年均发表高水平论文、年均获得国家和省级授权专利和获批省级创新平台均达到和通过教育部规定标准。

(七)社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一是1+X职业证书培训形成制度,为企业用工培训技术技能人才形成规模,年均培训职业技能人次达到在校生2倍以上。二是每个专业群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一个以上产业学院,生产高科技先进产品为现代化强国服务,为人民服务。推进新工科、新工艺、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服务先进技术发展,使学生在产教深度融合的生产实践中由满足岗位技术技能需求向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方向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八)办学经费方面,一是基本建设经费,经测算到实现15000人在校生规模时,校园的土地、建筑、教学仪器设备值、图书和教学基地五项基本建设经费总投资约为15亿元;二是办学经费,根据在校生增加和职工薪酬增长的规划预测,每年增加1000万元,确保办学经费足额到位。

(九)党的建设方面,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党的建设推进优秀干部队伍建设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重点专业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建设,推进现代化制度体系建设和育人体系建设,推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命运共同体建设,到2035年学校党委和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党的建设成果在全国领先,职业本科示范性学校业绩在全国领先,办学水平评价达到七星级水平。

三、2035年实现“大学卓越”目标的主要成果有:

(一)向政治家、教育家方向发展的优秀干部队伍已经形成;

(二)以省级教学名师和大国工匠引领的优秀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三)“怎样培养人”育人体系成为师生自觉执行的模式,形成育人特色;

(四)省级重点专业达到70%以上,国家级示范专业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