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综合 |
隶属部门: | 浙江省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双一流(一流学科:力学,第二轮给予公开警示)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
院校官网: |
宁波大学 简介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据ESI公布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化、计算机科学、物理学、一般社会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拥有“十三五”省一流A类学科7个、省一流B类学科6个。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本科招生专业59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华国际学生资格、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320名,各类研究生11554名(含国际学生171名),国际学生1372名(其中学历生1261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1146名(学生人数均含2023届毕业生)。现有教职工3098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99名),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6人,博士学位人员1646名。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3055亩。图书馆馆舍总面积5.1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316.94万册、电子图书243.4万册。共有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现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通过国内和国际认证专业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7家和临床教学医院12家。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6项 。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7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省优秀示范课程31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38项,全国各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案例35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56项。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6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4所),在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最佳带动就业奖”1项(全国仅2项),实现产业赛道金奖零的突破。前八届大赛中共获得24金24银的成绩。连续10年在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一年后对母校满意度位列省属本科院校第二。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浙江省人社厅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中有全职院士1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等外国两院院士6名,国家级特优人才38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4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3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名,省顶尖人才1名,省特级专家5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6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省151重点资助人才8名、第一层次18名。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和地方服务。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社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获奖总数及二等奖获奖数均并列省属高校第一;连续两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共3项。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联合授牌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9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3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撑智库1个,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与各级政府共建地方研究院11个,与龙头企业共建校企研究院14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地)科研合作平台183个,实现千万级以上专利转让1项、作价投资3项,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9项,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突出贡献优秀项目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决赛总冠军,实现中国参赛队伍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已与国外10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入选了“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和宁波市国际人文交流基地,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校建有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和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2个。牵头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国际联盟。学校获批“力学与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临床医学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项。截至目前,共输送8人次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进行实习。
学校大力推进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并签署相关协议。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5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专家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历史沿革
1984年12月,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并与宁波市市长耿典华在北京签署《洽谈纪要》。
1985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报告。批复指出:“同意筹建宁波大学,校址在宁波市。学校规模一九九〇年前达到在校生二千人。”
1985年9月,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1985年10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万里代总理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
1986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大学建设和教学。
1986年9月,首届新生报到注册。
1986年11月,宁波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国务院代总理万里、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包玉刚夫妇等出席。
1988年10月,宁波大学举行第一期校舍落成典礼,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领导出席。
1990年7月,宁波大学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
1990年,宁波大学开始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2年5月,江泽民书记为宁波大学包玉刚图书馆题词“爱国爱乡,造福桑梓”。
1992年9月,宁波大学举行包玉刚图书馆、宁波大学体育中心落成典礼暨包玉刚先生铜像揭幕仪式。
1992年,宁波大学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招生院校。
1995年,宁波大学以优异成绩首批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1996年3月,浙江省政府决定,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联合办学,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实行三校合并,省市共建。
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贸易、工程力学、水产养殖3个学位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点。
1998年6月,由香港著名科学家、医学家、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汤于翰博士发起并捐资助建的宁波大学医学院成立。
1999年4月,省内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
2000年4月,宁波大学18个二级学院成立;先后聘任6位院士为学院院长。
2000年5月,根据浙政发〔2000〕94号文件,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
2000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来校视察,提出“希望宁波大学成为中国未来高校的一颗新星”。
2000年6月,根据浙教师〔2000〕101号文件,原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宁波大学。 根据市教委甬教师〔2001〕254号文件,2001年7月,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
2000年,宁波大学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
2001年3月,根据浙教计〔2001〕55号,宁波卫生学校并入宁波大学,成立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2月,宁波大学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三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2003年3月,根据浙政函〔2003〕48号文件,省政府同意以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基础,建立独立设置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
2003年12月,宁波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4年7月,根据浙政函〔2004〕109号文件,省政府同意原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独立设置的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
2004年11月,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
2005年1月,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更名为基础教育学院,实质性并入宁波大学,整体搬迁至北校区办学。
2005年,宁波大学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亿元。
2006年,宁波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宁波大学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2007年12月,宁波大学成立面向一年级新生的基础学院(2008年4月更名为阳明学院)。
2009年,宁波大学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1年11月,宁波大学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综合实力排名首度进入了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2012年10月,宁波大学成为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2年,宁波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2014年,宁波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至此,宁波大学成为我省继浙江大学之后,第二个囊括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三大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校。
2015年4月,宁波大学入选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9月,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