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民族 |
隶属部门: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6号 |
院校官网: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简介
【历史沿革】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院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成立于1955年的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学校现已成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有数学、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现有4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2个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范类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师范类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有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7个教学实验室、157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73个校外教育见习基地、1个劳动教育基地、8个校企合作基地。
【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61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0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5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5.53%。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3个,自治区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入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6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9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225人,其中本科生9099人、专科生1126人。在校生中,师范类学生占42.9%。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考研人数和考研录取率逐年增加。建校69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名,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教育科技振兴、民族地区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等部委平台7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委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等自治区级平台6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十三五”期间,学校立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6项。学报《蒙古学研究》是国家A级学术期刊,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
【社会服务】学校主动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先后获批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了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完成了国家民委重点委托项目“内蒙古牧区精准脱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和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异地就业创业,实现‘三区三州’扶贫攻坚达小康”等项目。提交多篇自治区“北疆智库”智库报告和咨询报告。制定《信息处理传统蒙古文排序》国家标准和《蒙古族传统布鲁》地方标准。
【校园文化】学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先后9次被国家和自治区评为“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学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系列品牌活动。校园足球等是内蒙古自治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学生男子足球队5次获得自治区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组季军。校园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开展多场演出,传递党的声音。学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首批平安校园”“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合作交流】学校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青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呼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方位合作。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业设置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简称 | 简称“内蒙古” |
由来 | “内札萨克蒙古” |
省会 | 呼和浩特市 |
经度 | 东经 97°12′-126°04′ |
韦度 | 北韦 37°24′-53°23′ |
面积 | 118.3万km² |
人口 | 2400.0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山脉 |
河流 | 黄河、乌拉盖河、昌都河、锡林郭勒河、塔布河、艾不盖河、额济纳河 |
国民生产总值 | 22590.16亿元(2021年) |
产业 | 未来产业发展重点:1.加快煤炭深加工、精细化工、有色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 2.促进现代煤化工向下游延伸、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向高端发展、农畜产品向终端拓展; 3.大力推进协同制造、智能制造,做大装备制造业; 4.拓展锂电池、永磁材料产业链,努力做大电动汽车产业;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由美丽其格作词、作曲,胡松华演唱的一首内蒙古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辖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合计10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东起东北平原、西至黄土高原、南邻燕北山地,东西相隔2500多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总体地势以高原为主,海拔高程1000米以上。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亚洲中部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势由西向东缓慢倾斜,呈狭长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区内最高点为西部阿拉善左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贺兰山最高峰,海拔高程3556米,最低点是西辽河平原、海拔高程仅120米。
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主要的活动舞台,先后有10多个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突厥、乌桓、契丹等。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上世纪20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反封建反侵略斗争,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政府改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以中温带为主的寒暑剧变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大兴安岭北段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贺兰山以西具有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广大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严寒,春季风大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气温剧降;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变率大,无霜期短。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居住着49个兄弟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各民族都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传统。
蓝天白云下的内蒙古大草原是个极富魅力的地方,是国内外人士理想的旅游观光胜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来内蒙古草原上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与日俱增。“天苍苍,野茫茫”的古老而神奇的大自然正敞开宽广的胸怀等候着八方来客,热情好客的内蒙古各族人民举起金杯迎候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请您来到这风光美丽的草原上,享受一次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吧!
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然资源特点:
1、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居中国首位。
2.矿产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的矿种有5种,居中国前三位的矿种约有28种,居中国前十位的矿种有67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占中国稀土储量的83%.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中国第一位;
3、旅游资源丰富,内蒙古地理位置独特、地域狭长、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4、畜牧资源丰富,中国北方的重要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十大地标建筑
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物就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名片,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内蒙古是一个独特的省份,它有着自己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文小编整理了内蒙古十大地标建筑,包括成吉思汗陵、大召寺、内蒙古博物院、鄂尔多斯大剧院等,下面跟随小编来了解下!
1.成吉思汗陵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是鄂尔多斯市的标志性建筑,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牧草翻腾碧浪,羊群卷雪花。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辉煌夺目的金黄琉璃宝顶,使这座帝陵显得格外庄严。
成吉思汗陵
2.大召寺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大召寺于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也是呼和浩特市的地标历史性建筑。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寺
3.内蒙古博物院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27号内蒙古博物院是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工程,于2007年建成,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55万平方米。博物院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
内蒙古博物院
4.鄂尔多斯大剧院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朝阳街鄂尔多斯大剧院设计理念来源于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妇女的头戴,共有2个圆形和一个飘带组成,大剧院作为鄂尔多斯市标志性文化建筑,有关部门对其内部设施也予以高水准的打造,剧场采用标准机械式舞台设计,可演出歌舞剧等大型综合剧目。
鄂尔多斯大剧院
5.内蒙古图书馆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西街34号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是呼和浩特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图书馆拥有7个外借服务窗口、20多个不同类型的阅览室,近2000个阅览席位。
内蒙古图书馆
6.内蒙古体育馆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14号内蒙古体育馆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该馆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255平方米,长170米,宽93米,高25米。
内蒙古体育馆
7.三鹿腾飞雕塑
包头市三鹿腾飞雕塑是1986年由包头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时的包头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总高20.6米,分上下两部分。“三鹿腾飞”也凭此成为了包头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三鹿腾飞雕塑
8.成吉思汗广场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大街成吉思汗广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分为历史文化区、水上活动区、喷泉广场区等七个功能区,是至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较大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的造型雕像,十分引人注目,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成吉思汗广场
9.赤峰市玉龙广场
赤峰市松山区玉龙广场总面积约12公顷,分南北两部分,北广场是政务广场,南广场是下沉式演出广场,可容纳2万人。雕塑底座为象征红山文化的红色花岗岩铺装,设有四块以《红山文化-文明曙光》为题的汉白玉浮雕,分别展现了农耕、陶器、居住和祭祀四大主题。
赤峰市玉龙广场
10.西拉木伦公园
通辽市科尔沁区交通路与西拉木伦大街交汇处东北角西拉木伦公园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的较大的一个开放式的公园,是通辽市市民游玩的最佳去处,在这里经常看到一些家人带着孩子在这里玩耍。马头琴雕塑是由三架赭红色的巨大的马头琴顶起一本“厚重”的青铜大书组成的,马头琴三个琴箱上雕刻着主题分别是漠野晨曦、草原丽日、牧歌唱晚的浮雕。
西拉木伦公园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