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17:30

400-990-7892

中犇教育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高考职业规划服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来源: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 作者:001 | 发布时间: 2023-03-13 | 2570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学校名称(英文):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职业技术

隶属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

院校层级:


综合预算:


院校驻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太平寺路8号

院校官网:

scsc.edu.cn/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简介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改制前为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成立于1981年,是四川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副厅级),承担着四川备战全运会的主要任务,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座落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占地1005.63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四川省委编办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359个,现有教职员工520名,现有运动员590名。其中,国家级教练9名,高级教练58名,一级教练72名。

       一、发展历程

       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立的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当年5月,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篮排球比赛。主持西南区工作的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十分重视,亲自落实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地选拔优秀大学生代表西南区参赛。赛后在贺龙元帅的关心支持下,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于同年10月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支专业运动队。

       1952年6月,毛主席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此后,全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随之逐步增加,队伍也先后更名为“西南体训班”、“西南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成都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四川运动代表队”、“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直到1971年正式定名为“四川省体育工作队”。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1978年国家体委提出“优秀运动队向学校化过渡”的发展方向,积极倡导承担国家竞技体育主要任务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运动队(体育工作队)逐步实现学校化,实行“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的体制。198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在四川省体育工作队基础上正式组建,隶属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四川省体育局”),享受省属大专院校一级待遇,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专科学历体育专业人才,开展田径、体操、游泳、“三大球”、“三小球”、重竞技、武术等运动项目的训练、竞赛、管理和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为国家队培养和输送尖子运动员。1986年,学院获国家教委批准备案为成人高等学校(举办专科层次成人高等教育)。2018年3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学院发展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二、主要成果

       在新中国成长初期诞生,在共和国奋斗历程中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不断壮大。从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创立至今,学院跨越了漫漫历史长河,走过了一条艰辛育人路。桃李芬芳,四海飘香。在“激情、拼搏、超越”的校训精神鼓舞下,学院不待扬鞭自奋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四川人民为之自豪,令中国体育为之骄傲的成绩,从这里走出的一大批运动员和教练员先后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邓小平、贺龙、彭真、陈毅、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首肯和亲切接见。

       (一)筚路蓝缕(1951-1981年)

       在邓小平、贺龙等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四川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间,学院培养的健儿们为四川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川五虎将”汪平毅、叶春泉、黄福杨、兰海、张根铨在全国篮球界赫赫有名,李白玉上百次打破重量级和次重量级全国纪录,陈家全10秒的百米短跑全国纪录足足保持了51年才被打破,杨莹喜摘四川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宁小琳成为四川女子体操亚运冠军第一人,俞平在同一届全运会上七次打破女子自由泳记录,金浦被誉为“亚洲蛙王”……他们不仅为国争光、为川添彩,而且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增添了满满的正能量。

       (二)寸积铢累(1981-2018年)

       竞技体育成果丰硕。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川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学院作为四川竞技体育主力军,先后代表四川参加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捷报频传,为四川竞技体育称雄西部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第29届、30届、31届奥运会和第12届、13届全运会四川参赛成绩均居中西部第一,学院功不可没。建院至今,学院共获得奥运冠军17人次、世界冠军113人次、亚洲冠军137人次、全国冠军1017人次,培养出张蓉芳、梁艳、朱玲、高敏、陈龙灿、唐琳、陈静、邹凯、冯喆、任茜、郑洁、晏紫、陈兴东、周建安、蒋文文、蒋婷婷、邱波、朱雨玲、邹敬园等一大批竞技体育领军人物,为四川乃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学院因在北京奥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作出突出贡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目前,学院拥有涵盖18个奥运大项的运动队,下设田径、足球等项目和专为运动员开展文化教育服务的教育中心等23个系(中心)和职能部门。

       文化教育成效显著。学院文化教育在受到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制约的情况下,依然创造性地完成了历史使命。2006年,为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四川省体育局将学院教务处、体育系和四川省体育运动学校整合为学院教育中心,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要求,紧密结合四川实际,遵循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理念,适时进行教育改革,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条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2008年经成都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学院附属学校(系全国所有运动技术学院中唯一设立的附属学校,中央电视台曾专题报道),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运动员义务教育难题,使早熟项目和小年龄段“运动员学生”能与普通学校同年龄段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参加系统性文化学习。目前,学院已建立起包括大专、中专、义务教育和其它培训在内的四级教育体系,为四川运动员勇攀世界体育高峰提供了文化教育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四川运动员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迄今为止,共培养毕业生近万名,向四川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普通高校输送生源近千名。1997年,学院被四川省教委评为“成人高等教育评估良好学校”。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学院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建院以来,共投入10多亿元改善基础条件。目前拥有太平寺、华西坝、犀浦、都江堰、双流等五个校区和攀枝花红格训练基地,包括办公教学用房、训练场馆、运动员公寓、康复中心用房等在内的建筑总面积达24.1万平方米,各类训练、教学、科研设备设施日益改善,特别是训练场馆方面的硬件设施条件与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其中,主校区太平寺校区曾被列为四川省“十五”期间“十大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之一,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综合训练馆;华西坝校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承担着学院多个项目的日常训练管理任务,校区内的四川省游泳馆曾是成都市地标建筑;犀浦校区作为“中国田径协会国家田径队训练基地”,拥有川内最大的室内田径馆;都江堰校区系汶川地震后香港赛马会捐资援建,是集训练和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区;双流校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其训练设施设备均达到目前国际一流训练场馆水准,曾多次承接国家羽毛球队训练、比赛任务;攀枝花红格训练基地属于亚高原综合实训基地,可同时满足500余名学员的训练需要。分布在上述校区中的省田径学校、体操学校、游泳学校,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综合保障日益加强。学院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师资力量得以增强,科研医疗水平提高,后勤保障日趋完善,包括人、财、物在内的综合保障明显提升,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推动了体育与教育的协同发展。康复中心已达一定规模,通过体育科研为运动员伤病防治和身体保健提供生理生化科学依据,为其科学训练保驾护航。

       创新发展初见成效。学院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省市联办”等发展新模式。通过省田径学校与成都市华阳中学成功合作田径项目,首创“体教结合”模式,之后相继又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开展田径项目的合作。另外,与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女篮、南京体育大学击剑、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网球和绵阳市南山中学网球等项目也走向了共建合作之路。特别是绵阳市南山中学网球项目作为“体教结合”模式的代表,扩大了四川网球项目队的选材面,使我省青少年网球训练回归到“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加强了网球项目和学校体育的融合,真正实现了由“运动员学生”向“学生运动员”的转变,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正在积极推广。同时,与绵阳市柔道、德阳市女子拳击、凉山州男子拳击、自贡市跳水、遂宁市跳水等项目的联办合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跨越式发展(2018-至今)

       2018年3月4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同意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改制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的批复》,学院改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成为四川省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职业学校。

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学院设立体育教育训练系、体育人文社会系、运动人体科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开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和运动训练5个专业。2020年2月获得运动训练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单独招生资格。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办学。

       夯实师资队伍力量。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2人(含双师型教师3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6人,中级职称2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9人。改制以来,学院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主持省教改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加2019年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二、三等奖,4人获得个人三等奖。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学分制改革试点评估工作,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进“1+2+X”证书制度建设,拓展专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板块,与各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省社体指导中心、省普通话测试中心等单位合作,为学生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育训结合,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6个,结合教学生产实习开展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与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协商合作,打通高职学生专升本学历提升通道。唱响成渝“双城记”,与西南大学、重庆运动技术学院签订师生学历提升、教学、科研与项目合作渠道。

       搭建师生成长平台。形成具有学院特色“三全育人”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强化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机制,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建立重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奖、助、贷、勤、免、补”工作。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新时期,新目标;新常态,新要求。当前,学院上下精诚团结,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认真落实四川体育事业发展“123456”战略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全面持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高职教育教学水平、体育训练基础条件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以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学院建设全国一流体育高职院校、一流竞技训练中心,一流全民健身综合体,一流赛事中心“四个一流”取得成效,为四川体育强省建设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新跨越培养更多优秀体育职业人才,续写伟大中国梦体育新篇章!

 







专业设置





四川省简介








简称

简称“川”、“蜀”

由来

宋朝在今四川地区置川峡路。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省会

成都市

经度

东经97°21′-108°12′ 

韦度

北韦26°03′-34°19′ 

面积

 48.6万km²

人口

7709.3万(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

山脉

三大山脉:龙门山脉、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27座名山:雪宝顶、九皇山、边堆山、青龙山、九龙山、绵山、富乐山、南山、西山、罗浮山、千佛山、窦圌山、匡山、老君山、观雾山、七曲山、长卿山、三台山、云台山、牛头山、天台山、负戴山、牛心山、左担山、药丛山、北山、凤翅山。

河流

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长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

国民生产总值

5.67万亿元(2021年)

产业

1.优势产业:资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2.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德阳:高端能源装备。3.重点招商引资产业:机械产业、信息产业及医药产业。


四川省行政区划图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青海、甘肃、陕西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2020年末全省家庭户人口7709.3万人、常住人口836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68.8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时为巴国、蜀国之地,北宋置川峡路,后分置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四川路,始有四川之名。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蜀锦、四川皮影戏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纷呈;特别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5处。

       四川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一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处在广安市邻水县的御临河出省处,海拔仅184米。

       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特别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经常发生。



     

自然资源  

       四川自然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比较齐全: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占全国总数的60%,分布在全省大部分地区。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

      2、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类型全、分布广、品位高的特点,是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3、水及水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

      4、植物资源种类异常丰富。全省有高等植物近1万种,分属232科,1600属。

      5、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种,如举世闻名的大熊猫。




四川十大文化地标





       1.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峨眉山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峨眉山地势陡峭,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以“佛国圣地”、“普贤道场”之名闻名海内外。


金顶云海


       2.青城山-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至今仍发挥作用、世界唯一留存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是中国本土宗教。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3.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4.广安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这里,有一座白墙灰瓦、座东朝西的三合院,是邓家祖辈经过三代人建成的“邓家老院子”。整个院子占地800平方米,共十六间瓦房,地面用青石板铺就。1904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二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里。邓小平故居是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古镇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5.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始建于西晋末年,是一座为了纪念诸葛亮从而建立的博物馆,其总 占地面积为230亩,发展至今,现已成为诸葛亮,刘备以及蜀汉英雄的纪念地,历来不仅素有三国圣地的美誉,同时也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6.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中国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知名度较高且较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也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 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 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7.阆中古城及“春节源”纪念地

       阆中古城是国家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建 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阆中古城总面积达4.59平方公 里,其中核心区域占2平方公里,城内山锁四周,水绕三面,契合中国 传统的风水格局,至善至美,自然天成,是当今保存完好的一座“风水 古城”。阆中古城现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等8处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邵家湾墓群、华光楼、阆中文庙等22处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



       8.眉山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摹拟重建,是三苏纪念祠堂和人文旅游胜地。三苏祠整体布局呈现“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是西蜀园林的典范,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9.凉山冕宁彝海结盟遗址

       红军长征“彝海结盟”遗址位于革命老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彝海乡境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彝海景区。“彝海结盟纪念馆”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七十周年时修建的。1935年,由于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阻挠红军继续北上,毛泽东同志亲自接见彝族代表果基达列,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与彝族果基支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从而使红军主力部队顺利迅速地通过彝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继续挥师北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彝海结盟”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也记载了汉、彝民族团结进步和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10.五粮液老窖池

       五粮液老窖池遗址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城区内的鼓楼街和长春街。现存“长发升”及“利川永”酒坊建筑为明清砖木结构,抬梁或穿斗式屋架,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积共约2718平方米。2013年5月,五粮液老窖池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榜单一子榜单二子榜单三子榜单四
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标




1.石室精舍 1.飞夺泸定桥遗址 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自贸空港商务区)

 1.新都区杨升庵祠

2.江油李白纪念馆 2.仪陇县朱德故居 2.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 2.中国德孝城
3.青羊宫 3.巴中·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 3.成华区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 3.清白文化馆
4.宽窄巷子  4.石棉县安顺场 4.中国雪茄博物馆 4.川北家风馆
5.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5.乐至县陈毅故居 5.水井坊博物馆 5.黄龙溪三县衙门
 6.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6.旺苍·中国红军城 6.成都国际铁路港 6.平昌家风家训馆
 7.成都双流黄龙溪古镇  7.黄继光纪念馆 7.郫都区菁蓉镇 7.南溪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
 8.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江安旧址  8.自贡自流井卢德铭烈士故居 8.资阳·中国牙谷 8.岳池县杨氏宗祠
 9.华西坝-玉林街道  9.张爱萍故居(达州市神剑园) 9.天府芙蓉园-“水韵天府”文化旅游街区 9.成都(新津县)忠孝文化教育基地
10.邛崃十方堂邛窑遗址(成都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  10.宜宾县赵一曼故居 10.二郎山喇叭河生态文化区 10.彭州“蔬乡清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