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师范 综合 |
隶属部门: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 |
院校官网: |
重庆师范大学 简介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创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创办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是西部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现有17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留学生近500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统筹发展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建立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于一体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非师范教育,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办学格局,不断凸显办学特色,彰显办学优势。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五育并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以学科发展为引领,以培引高端人才为核心,以打造标志性科研成果群为关键”的联动战略,努力打造“名生、名师、名气”,弘扬“学气”、保持“静气”、锤炼“勇气”、涵养“大气”,积极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自信和谐的文化氛围,凝聚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合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激发教学改革内生动力和教育活力,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7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6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9项、十四五“重点建设教材”8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等23个。学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8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次。近5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荣获全国及国际奖项1200余项。
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本科专业74个。拥有重庆市一流学科2个,市级十四五重点学科18个,“人工智能+”市级学科群2个;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获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
学校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凝聚人才,不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现有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00余人。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国家“万人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优青”、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近30人次。有教育部和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次。
学校科研成果颇丰,近年来,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及优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5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3500余篇,出版高水平专著230余部;领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重庆市自科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0余项。建有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最优化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82个。建设有重庆市高校党建研究咨政中心、重庆发展研究院、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等智库,推出系列高水平咨政成果,其成果获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
学校注重传承重师文化和历史文脉,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支撑体系,发展形成了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为载体,以行为文化为重点,以文化氛围为导向,以文化成果为检验的特色鲜明的重师文化系统,努力讲好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学生“爱校、成才、跟党走”,校友“热爱重师、心系重师、支持重师”的“重师故事”,不断彰显师生文化气质和重师文化特质。文化建设成果亮点纷呈,4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获批 2018 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30余项文艺作品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学校是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的接收学校,重庆市中外人文交流特色高校。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互访等合作与交流。在卢旺达、斯里兰卡、英国、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5所孔子学院和1所汉语师范学院,孔子学院实现五大洲布局,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建有教育部备案的3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
学校积极推进实体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办学条件优良,环境优美,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拥有纸质图书273万册、电子图书164万种、电子期刊90万册、音视频容量24万小时、数据库62个。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专项资助,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初心薪火相传,使命力行致远。一代代重师人砥砺教育报国之志,坚持以教育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习近平、贾庆林、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校视察,很好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当前,学校坚持新发展理念,已全力开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全体重师人正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精神,奋进的姿态,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进!
专业设置
贵州省简介
简称 | “渝” |
由来 | 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 |
直辖市所在地 | 重庆市 |
经度 | 东经105゜11'-110゜11' |
韦度 | 北韦28゜10'-32゜13' |
面积 | 8.24万km² |
人口 | 3212.43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大巴山、观面山、巫山、方斗山、七曜山、武陵山、大娄山、明月山 |
河流 | 长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芙蓉江、阿蓬江、綦江、酉水 |
国民生产总值 | 29129.03亿元(2022年) |
产业 | 优势产业: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招商引资产业:IT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高端设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品。 |
重庆市,简称“渝”或“巴”,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上游,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下辖38个行政区县,面积8.24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12.43万。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重庆市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域内水系丰富,流经的重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重庆是我国西南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重镇。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 ;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较丰富,素有“雾都”之称。气候特点: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自然资源
贵州自然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天燃气是全国重点开采的大区之一、锶矿储量全国第一、锰矿矿储量居全国第二、钡矿储量居全国第三。
2、水能资源,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动植物丰富;
十大地标建筑
1.重庆解放碑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又名“抗战胜利纪功碑”、“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纪念碑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 8月落成。该碑正面向北偏东,为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通高27.5米,边长2.55米,碑内连地下共八层,设有旋梯达于碑顶, 碑顶向街口的四面装有自鸣钟,碑台周围为花圃,总占地面积62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42平方米。该处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 利的象征,也是重庆解放及重庆市的象征。
重庆解放碑
2.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也 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 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3400余人。2016年9月,重庆市人民大 礼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3.重庆洪崖洞
重庆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洪崖洞是 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洪崖洞一共有11层,夜晚灯光从晚上6点开 灯,10点熄灯。可望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 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2020年11月18日,洪崖洞被列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重庆洪崖洞
4.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由国泰大剧院和重庆美术馆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达到2.91公顷,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国泰大剧院由一个800座的 中型剧场和两个350座的观演厅组合而成;而重庆美术馆则是按中等规模定位,主要承接中国国内外工艺美术品展览,同时举办各类文化 艺术交流活动。建筑外形特点是黑红两色的“题凑”交织堆砌,远远望去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篝火。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被评为重庆的“十大地标 建筑”之一,荣获2011年度国家优质钢结构金奖。【 详细>>】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
5.重庆大剧院
重庆大剧院是集歌剧、戏剧、音乐会演出,文化艺术交流,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社会文化设施,是重庆城市社会文明新的象征和标志性建 筑。重庆大剧院由设计了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华东设计院和德国设计公司联合设计,大剧院的设计以“孤帆远影”为主题,其建筑表面选用 浅绿色的有机玻璃,整个大剧院外形酷似“玻璃时空船”,寓意从过去驶向未来。2011年11月,重庆大剧院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 工程鲁班奖;2019年1月,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为“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
重庆大剧院
6.重庆环球金融中心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4,7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39米。重庆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定位 为融合历时文化、建筑艺术、城市景观为一体的超高层建筑,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设计以简洁、现代的建筑处理手法、通过重 复、变异、隐喻的方式,赋予纯净的几何形体超强的视觉感染力,追求精神层面的崇高和丰富。塔楼墙体采用大面积突出的竖向线条修饰 整体比例,只在四个角部做了折线的细节处理,形成体块穿插的效果,与顶冠部分收分成的八角产生相互关联,使视觉的焦点集中于顶部 造型。
重庆环球金融中心
7.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由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重庆 市博物馆合并共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和人民广场的西端共同形成重庆市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馆舍由主馆、重庆白鹤梁 水下博物馆、重庆宋庆龄纪念馆、涂山窑遗址、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五个场馆组成,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7万平方 米,展厅面积2.7万平方米,年均服务观众超300万人次。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8、重庆奥体中心
重庆奥体中心奥体中心是重庆市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始规划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350亩,其中体育占地 面积883亩。重庆市奥体中心建筑造型具有现代风格,新颖别致,在形体、色彩、质感及细部处理上别具匠心、独具特色。轻巧晶莹的弧 形挑棚形成高低起伏的建筑天际线,给人以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之感,是重庆市极具特色的标志性体育建筑。重庆市奥体中心现在已成为 “重庆市新十大地标建筑”之一,同时也是重庆市最大的综合性体育中心。
重庆奥体中心
9、黄金双子塔
黄金双子塔黄金双子塔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海棠烟雨公园的对面,这两座摩天大楼的外立面都是金光闪闪的,所以被称为黄金双子塔。黄金双塔 傲然屹立于风景秀丽的长江河畔,极具特色,由重庆喜来登大酒店和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组成,矗立中国首个RBD核心重庆南滨。
黄金双子塔
10.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是一座集展览、会议、餐饮、住宿、演艺、赛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场馆,是西部较大的专业化场馆。重庆国 际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展馆共设16个展厅,南北各布置8个,国博中心的外形犹如一只巨 型蝴蝶,寓意着重庆会展经济的蝶变和腾飞。2015年11月17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项目获“鲁班金像奖”;2017年11月,荣获第十五届中 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19年1月,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为“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