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17:30

400-990-7892

中犇教育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高考职业规划服务、出国留学中介服务

四川大学
来源:四川大学 | 作者:3721 | 发布时间: 2022-02-23 | 67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四川大学

学校名称(英文):

Sichuan University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综合

隶属部门:

教育部

院校层级:

985高校、211高校、双一流高校(一流院校:A类;一流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综合预算:


院校驻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

院校官网:

www.scu.edu.cn/





四川大学        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20年底,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32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 ;“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举办8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3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五。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9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3000人。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5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4项。2020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0.80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4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843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 “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37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29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94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7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专业设置





四川省简介








简称

简称“川”、“蜀”

由来

宋朝在今四川地区置川峡路。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省会

成都市

经度

东经97°21′-108°12′ 

韦度

北韦26°03′-34°19′ 

面积

 48.6万km²

人口

7709.3万(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

山脉

三大山脉:龙门山脉、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27座名山:雪宝顶、九皇山、边堆山、青龙山、九龙山、绵山、富乐山、南山、西山、罗浮山、千佛山、窦圌山、匡山、老君山、观雾山、七曲山、长卿山、三台山、云台山、牛头山、天台山、负戴山、牛心山、左担山、药丛山、北山、凤翅山。

河流

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长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

国民生产总值

5.67万亿元(2021年)

产业

1.优势产业:资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2.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德阳:高端能源装备。3.重点招商引资产业:机械产业、信息产业及医药产业。


四川省行政区划图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全省面积48.6万平方公里,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青海、甘肃、陕西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2020年末全省家庭户人口7709.3万人、常住人口836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68.8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时为巴国、蜀国之地,北宋置川峡路,后分置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总称四川路,始有四川之名。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蜀锦、四川皮影戏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纷呈;特别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5处。

       四川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一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处在广安市邻水县的御临河出省处,海拔仅184米。

       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特别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经常发生。



     

自然资源  

       四川自然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比较齐全: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占全国总数的60%,分布在全省大部分地区。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

      2、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类型全、分布广、品位高的特点,是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3、水及水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

      4、植物资源种类异常丰富。全省有高等植物近1万种,分属232科,1600属。

      5、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种,如举世闻名的大熊猫。




四川十大文化地标





       1.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峨眉山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峨眉山地势陡峭,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以“佛国圣地”、“普贤道场”之名闻名海内外。


金顶云海


       2.青城山-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至今仍发挥作用、世界唯一留存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是中国本土宗教。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3.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4.广安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这里,有一座白墙灰瓦、座东朝西的三合院,是邓家祖辈经过三代人建成的“邓家老院子”。整个院子占地800平方米,共十六间瓦房,地面用青石板铺就。1904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二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里。邓小平故居是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古镇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5.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始建于西晋末年,是一座为了纪念诸葛亮从而建立的博物馆,其总 占地面积为230亩,发展至今,现已成为诸葛亮,刘备以及蜀汉英雄的纪念地,历来不仅素有三国圣地的美誉,同时也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6.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中国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知名度较高且较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也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 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 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7.阆中古城及“春节源”纪念地

       阆中古城是国家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已有2300多年的建 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阆中古城总面积达4.59平方公 里,其中核心区域占2平方公里,城内山锁四周,水绕三面,契合中国 传统的风水格局,至善至美,自然天成,是当今保存完好的一座“风水 古城”。阆中古城现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等8处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邵家湾墓群、华光楼、阆中文庙等22处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



       8.眉山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摹拟重建,是三苏纪念祠堂和人文旅游胜地。三苏祠整体布局呈现“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是西蜀园林的典范,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9.凉山冕宁彝海结盟遗址

       红军长征“彝海结盟”遗址位于革命老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彝海乡境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彝海景区。“彝海结盟纪念馆”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过冕宁暨彝海结盟七十周年时修建的。1935年,由于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阻挠红军继续北上,毛泽东同志亲自接见彝族代表果基达列,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与彝族果基支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从而使红军主力部队顺利迅速地通过彝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继续挥师北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彝海结盟”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也记载了汉、彝民族团结进步和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10.五粮液老窖池

       五粮液老窖池遗址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城区内的鼓楼街和长春街。现存“长发升”及“利川永”酒坊建筑为明清砖木结构,抬梁或穿斗式屋架,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积共约2718平方米。2013年5月,五粮液老窖池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榜单一子榜单二子榜单三子榜单四
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标




1.石室精舍 1.飞夺泸定桥遗址 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自贸空港商务区)

 1.新都区杨升庵祠

2.江油李白纪念馆 2.仪陇县朱德故居 2.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 2.中国德孝城
3.青羊宫 3.巴中·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 3.成华区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 3.清白文化馆
4.宽窄巷子  4.石棉县安顺场 4.中国雪茄博物馆 4.川北家风馆
5.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5.乐至县陈毅故居 5.水井坊博物馆 5.黄龙溪三县衙门
 6.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6.旺苍·中国红军城 6.成都国际铁路港 6.平昌家风家训馆
 7.成都双流黄龙溪古镇  7.黄继光纪念馆 7.郫都区菁蓉镇 7.南溪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
 8.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江安旧址  8.自贡自流井卢德铭烈士故居 8.资阳·中国牙谷 8.岳池县杨氏宗祠
 9.华西坝-玉林街道  9.张爱萍故居(达州市神剑园) 9.天府芙蓉园-“水韵天府”文化旅游街区 9.成都(新津县)忠孝文化教育基地
10.邛崃十方堂邛窑遗址(成都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  10.宜宾县赵一曼故居 10.二郎山喇叭河生态文化区 10.彭州“蔬乡清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