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理工 |
隶属部门: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山西省高校园区大学街63号 |
院校官网: |
山西能源学院 简介

山西能源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创办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确立“技高品端”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学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机制,实现师资、课程、实训等院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院是山西综改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全国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院校,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山西省“1331 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高性能输送带实验室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秉承“立德强能,笃学善行”的校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为指引,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需求为目标,逐步形成能源动力类、新能源与未来能源类、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类、智慧能源类、能源资源环境类、能源经济管理类六大专业群。围绕六大专业群,设立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新能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力工程及自动化系、矿业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地质测绘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基础教学部和继续教育部等13个教学系部,开设24个本科专业。六大专业群24个专业互为呼应、共同协作,努力对接能源及相关企业从生产到管理所需的人才链,形成了具有能源学院特色的专业集群。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学风浓郁的山西省高校园区和高新技术密集的太原市小店区。校园总占地面积为7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60万册,电子图书31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室100个,校外实习基地63个。现有教师619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2人,博士学位教师4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34人。现有在校生7900余人。学院面向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四川、内蒙、江西和新疆等10个省市或地区招生。
目前,学院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山西转型发展大局,聚焦“六新”要求和14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度,牢固夯实人才队伍基础,着力提升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学院将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之路,牢牢把握内涵式发展着力点,以更加统一的思想、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定的意志,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建设,创建能源领域国际化、创新型大学。
专业设置
山西省简介
简称 | 简称“晋”,又称“三晋” |
由来 |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
省会 | 太原市 |
经度 | 东经 110°15′-114°32′ |
韦度 | 北韦 34°36′-40°44′ |
面积 | 15.67万km² |
人口 | 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
山脉 | 恒山山脉、五台山山脉、武当山山脉、太行山山脉 |
河流 | 汾河、涑水河、沁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 |
国民生产总值 | 22590.16亿元(2021年) |
产业 | 煤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特色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煤炭、焦炭、冶金、电力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提升改造。 |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
山西省地处我国黄河中游,华北本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拉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处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春秋时代为晋国故地,因为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省会太原市。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为3491.56万人,辖11个设区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山西很久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省份。全省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土族、彝族等53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9.74%,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0.26%。在少数民族中,回族居多,其次是满族与蒙古族。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自然资源
山西自然资源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是资源开发利用大省,在全国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是对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
3、矿产资源,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4、植物资源,植物资源丰富;
5、动物资源,野生动物439多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4种。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