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中文): | |
学校名称(英文): | |
院校性质: | 公办 |
院校类型: | 职业技术 |
隶属部门: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
院校层级: | |
综合预算: | |
院校驻址: |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乌察路160号、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都林西街(新校区) |
院校官网: |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简介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的地方,素有“内蒙古延安”之美称。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是自治区级示范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 201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学院现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兴安盟行政新区,用地面积1515.2亩,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2.51亿元,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建设。现有教职工610人,有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213人,内设党政管理机构14个、教学机构16个、教辅机构3个。
2015年以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兴安盟函授站挂牌成立。建有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现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院校合作办学,设有本科招生专业12个,开设文、理、农、工、医五大类52个专业,其中绝大多数专科专业均有升本机会。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牵头组建了中蒙俄三国(区域)职教联盟,依托中外9所学院成立了“中蒙俄东北亚国际旅游商务学院”,较好地遵循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需求、有效衔接、多元立交的基本要求。在校学生规模1162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2%。学院主动承担起兴安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技能培训任务,依托学院建立的自治区东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15000余人。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
学院秉承“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即学徒、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毕业即就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先后与包商银行、北方汽修、富特宝足协、华西希望集团特驱集团、莱德马业等著名企业签约合作培养人才,已基本形成“一个院系一个行业规范引领、一个专业一个龙头企业衔接、一项技能一个企业师傅带领、一个学生多项特长保障就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人才支撑基地。服务新时代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需要,学院在著名旅游胜地阿尔山市建立了研学旅行基地,努力打造新形势下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研学旅行品牌。
学院本着立足兴安、面向兴安、服务兴安,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努力办好新形势下的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特色鲜明、创设自主品牌、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把学院建设成为兴安盟职业教育的龙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和地方社会事业名片。
专业设置
内蒙古自治区简介
| 简称 | 简称“内蒙古” |
| 由来 | “内札萨克蒙古” |
| 省会 | 呼和浩特市 |
| 经度 | 东经 97°12′-126°04′ |
| 韦度 | 北韦 37°24′-53°23′ |
| 面积 | 118.3万km² |
| 人口 | 2400.0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
| 山脉 | 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山脉 |
| 河流 | 黄河、乌拉盖河、昌都河、锡林郭勒河、塔布河、艾不盖河、额济纳河 |
| 国民生产总值 | 22590.16亿元(2021年) |
| 产业 | 未来产业发展重点:1.加快煤炭深加工、精细化工、有色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 2.促进现代煤化工向下游延伸、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向高端发展、农畜产品向终端拓展; 3.大力推进协同制造、智能制造,做大装备制造业; 4.拓展锂电池、永磁材料产业链,努力做大电动汽车产业;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由美丽其格作词、作曲,胡松华演唱的一首内蒙古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辖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合计10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东起东北平原、西至黄土高原、南邻燕北山地,东西相隔2500多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总体地势以高原为主,海拔高程1000米以上。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亚洲中部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势由西向东缓慢倾斜,呈狭长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区内最高点为西部阿拉善左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贺兰山最高峰,海拔高程3556米,最低点是西辽河平原、海拔高程仅120米。
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主要的活动舞台,先后有10多个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突厥、乌桓、契丹等。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上世纪20年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反封建反侵略斗争,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政府改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以中温带为主的寒暑剧变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大兴安岭北段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贺兰山以西具有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介于两者之间的广大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严寒,春季风大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气温剧降;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变率大,无霜期短。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目前居住着49个兄弟民族。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各民族都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传统。
400-990-7892
中犇教育是一家著名的互联网教育咨询中介机构,高考职业规划中心、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是中犇教育旗下的重点品牌。